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证券时报网:国网英大:打造绿色金融新高地 成为服务“双碳”风向标

2023-10-30

信息来源: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2023年A股公司ESG百强榜近日在“阿拉善中国上市公司ESG首届年会”上发布,国网英大成功入选ESG百强榜。近年来,国网英大在深耕绿色金融、强化创新驱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完善公司治理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深耕绿色金融,打造绿色能源生态圈

        在落实“双碳”目标的过程中,绿色金融是撬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有力杠杆。

        目前,国网英大在绿色金融、碳金融、碳资产管理等方面巩固先发优势和竞争优势,服务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实现绿色金融上规模、创效益;其全资子公司英大证券成为深圳绿金协绿色金融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力助推绿色金融蓬勃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首发绿色金融业务指引,共开发6项绿色金融业务、创新8款绿色金融产品,搭建了全方位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和业务体系,绿色金融业务规模达105亿元,逐步建立多层次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国网英大ESG报告指出,公司绿色金融业务跃升突破,创新绿色交碳保、碳e融等产品,持续推广绿色信托、绿色资产证券化等服务,为双碳重点领域提供金融支撑,助力能源行业和产业链企业低碳转型。绿色金融标准先行赋能,率先领先一步,参与的2项团体标准相继发布,牵头的2项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正式立项,监管认可度和行业影响力大大提升,成为央企金融服务双碳的风向标。

        近年来,国网英大已累计创造多项绿色金融方面的“首单”记录:成功发行全国首单公募碳中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首单生物质发电类资产支持票据(ABN),获得投资者认可和监管好评;同时,通过挖掘新能源发电国家补贴缺口中的企业回款需求,开展国补信托业务,切实缓解新能源发电企业资金短缺难题。


资料来源:国网英大2022年年报

        服务“双碳”战略,领跑碳资产综合管理服务

        近年来,“双碳”目标日益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国网英大全资子公司英大碳资产坚持“以碳聚融,以碳促产,创造价值”的思路,把握“深化产融协同的新纽带、发展综合金融的新载体”定位,致力于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碳资产管理综合服务提供商。

        2021年初,英大碳资产研发“以电算碳”的碳排放精准推算模式,为各类用户提供“碳管家”综合服务,创新提出双碳数字化基础设施——“碳账户体系”,与碳e融、碳e降等金融服务、用户权益挂钩,全生命周期记录企业涉碳信息,在推动社会低碳转型的同时助力用户降本增效,并据其创设“碳能力评估模型”实时评价企业生产经营“碳能力”,为企业低碳转型提供可信鉴证及有效参考。

        2022年,英大碳资产的碳资产管理平台迭代升级,基于区块链的碳普惠功能在S365正式上线,依托“碳账户+绿色评估”模式,碳资产平台获评“2022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优秀新基建赋能平台”。

        在赋能低碳发展方面,公司通过创新碳金融,拓展碳信托、绿色债券等业务积极推进碳资产交易,创设交碳保、碳e融等产品,以精准降碳评估支持绿色供应链升级。

        此外,公司还为行业发展贡献专业智慧,引领碳标准,主动开展相关专题研究、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参与的《零碳工厂评价规范》、《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管理通用要求及评价指南》2项团体标准相继发布;参与编制《绿电金融评价导则》及《碳减排领域人才培训管理规范》。

资料来源:国网英大2022年度ESG报告

        创新驱动,实现数字化向数智化跃进

        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研发投入强度已成为业内评价上市公司ESG的重要指标之一。国网英大的ESG报告显示,在数字化浪潮下,国网英大不断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加码研发,2022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7%。

        报告显示,公司持续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深入推进金融、先进制造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坚持“三中台四系统”的工作主线,推动功能定位上由管理支撑向价值创造提升、工作理念上由需求对接向供给引领提升、技术路径上由数字化向数智化提升,推动金融数字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在金融方面,国网英大依托“电e金服”,为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创新,探索场外理财产品交易场景的实现方式;建立公司数字化项目统筹机制,推动中台能力共享共用;积极开展数字科技服务“双碳”战略和数字人民币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方面研究,产出高质量论文4篇,研究报告2份,原型设计2套;英大信托成功实现证券投资信托双首单突破,成立英大证券-金舆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产品。

资料来源:国网英大2022年度ESG报告

        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国网英大全资子公司置信电气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持续加强技术研发,2022年分别新增专利申请、专利授权121项、93项,其中发明类型专利分别90项、59项;持续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实践,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装备制造转型升级,科研成效显著,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例如,自主研发的“非晶合金闭口立体卷铁心变压器”入选工信部“能效之星”装备产品目录,相关案例获国务院国资委机构2022年度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典型案例评选二等奖;公司在特高压套管等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攻关取得重要成果,率先推进特高压电网运维服务数字化,雷电监测与预警系统在电力系统市场占有率超90%;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获评“2022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奖”。

资料来源:国网英大2022年度ESG报告

        产融齐头并进,业绩稳健增长

        国网英大的ESG报告指出,2022年是公司发展史上极具挑战、极不平凡的一年。公司根植电网主业、深耕能源电力产业链,协同发展,聚焦提质增效,多措并举实现业绩稳健增长,行业竞争力、市场影响力稳步提升。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突破百亿元,达到108.61亿元,同比增长14.51%,金融、制造业务齐头并进,两大板块营收增速均超过10%。

        证券业务方面,英大证券积极应对市场波动,努力拓展业务、挖潜增效,持续开展线上、线下营销,优化产品结构,有效稳住经营基本盘,2022年实现合并营收18.91亿元,同比增长26.53%,其中基差贸易业务收入增长近9倍,成公司效益新的增长点。

        信托业务方面,英大信托充分发挥信托功能和制度优势,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6.07亿元,同比增长15.79%。

碳资产管理业务方面,2022年,英大碳资产聚焦“服务能源转型、赋能绿色金融”的工作主线,多项业务取得新突破,产值规模、效益水平突飞猛涨,实现营收4840.28万元,同比增长87.78%。

        装备制造业务方面,置信电气稳步推进现代工厂建设,保持了经营业绩整体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有利态势,2022年实现主营收入62.93亿元,创近十年最高水平,其中低碳节能与工程服务业务营收同比增速接近100%。

        完善治理架构,多项ESG指标保持领先

        国网英大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断完善ESG管理机制和治理架构,公司在环境(E)、社会(S)和公司治理(G)3方面的实践成果显著。

        E维度,公司践行绿色理念,开展绿色办公,打造绿色职场,规范管理用电设备,号召节约用水,推行无纸化办公。2022年公司节约用水量1.89万立方米,较2021年下降近60%;苯、废碱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均大幅下降。与多元金融业可比公司(均值)比,国网英大水资源消耗密度、温室气体、颗粒物排放密度明显更低,2022年公司颗粒度排放密度1.69吨/百万营收,较行业均值低40%以上。

        S维度,公司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协同分子公司共同提升客户满意度,参与公益慈善、助力乡村振兴,发挥共产党员服务队作用,依托“英大金融服务站”设立便民服务点,延伸服务触角,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G维度,公司完善治理机制,秉持公开、透明、公正的原则,规范信息披露,高度重视股东回报,坚持合规经营。报告显示,国网英大过去三年保持现金分红比例30%以上;2022年公司股利支付率22.47%,现金分红比例30.49%,两者与行业均值基本持平。

        报告获评“领先”级别,积极发挥央企示范作用

        国网英大自2010年度起连续13年发布ESG报告(含社会责任报告),是业内较早开展ESG信披的公司之一,信披透明度明显超越同行,足见公司对ESG信披的重视。

2022年度ESG报告共识别17个实质性议题,积极回应政府及监管机构、股东及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的期望与诉求。

资料来源:国网英大2022年度ESG报告

        2022年,国网英大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央企ESG社会价值先锋50指数”第二名,获评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首届ESG金牛奖“双碳先锋”,并连续两年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ESG优秀实践案例》。2023年以来,公司先后入选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中国ESG上市公司金融业先锋30”榜单,国资委2023年“央企ESG·先锋100指数”榜单,以及证券时报2023年度中国上市公司ESG百强榜单。

        展望未来,公司表示,将积极承担央企责任,为电力保供、能源转型等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撑,创新绿色标志性金融产品,打造央企金融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新高地,努力向着发展更稳、质量更高、结构更优、效益更好方向迈进。